鞍钢集团谭成旭:尽早实现7000万吨级粗钢产能的战略目标


今年初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微利甚至亏损运行,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如何评价钢铁行业及鞍钢集团上半年成绩单?如何看待下半年行业发展形势?下半年如何应对?鞍钢集团在打造“双核+第三极”产业格局方面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未来,鞍钢集团将如何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召开前夕,《中国冶金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成旭

今年初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微利甚至亏损运行,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如何评价钢铁行业及鞍钢集团上半年成绩单?如何看待下半年行业发展形势?下半年如何应对?鞍钢集团在打造“双核+第三极”产业格局方面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未来,鞍钢集团将如何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召开前夕,《中国冶金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成旭。

《中国冶金报》:您如何评价钢铁行业2023年上半年的发展形势和取得的成绩?

谭成旭:今年初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我国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5.5%,比第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但由于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加上国内钢材需求下滑,尤其是对钢材需求拉动作用大的国内房地产市场上半年主要指标继续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3%),我国钢铁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挑战。总的来看,上半年,钢铁行业呈现“供给强于需求、价格同比下降、利润明显下滑、企业亏损面扩大”的运行态势。特别是进入第二季度以来,市场供需矛盾凸显,钢价4月、5月份持续下行,6月份小幅回升,整体在低位波动。1月—6月份,重点统计会员钢企营业收入为3.19万亿元,同比下降5.56%;利润总额为330.04亿元,同比下降68.76%。从已发布的21家上市钢企上半年业绩报告来看,近三分之二预亏,其余上市钢企也多数保持微利。可以说,钢企面临的生产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深度调整的幅度进一步加深,提质增效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当然,综观上半年运行态势,钢铁行业也不乏亮点:

一是继续发挥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为我国经济稳增长做出了钢铁贡献。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期增速高1.7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同比增长7.8%,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期增速高3.4个百分点。

二是增产冲动受到抑制,行业自律得到加强。比如,西北联钢全面落实钢协“三定三不要”(以效定产,不要产生经营性“失血”;以销定产,不要把现金变成库存;以现定销,不要把现金变成应收款)原则,呼吁各股东从4月25日开始自发自律进行减停产,减产比例不低于30%,打响了全国钢铁区域治理的“第一枪”。得益于加强行业自律,上半年我国各月累计钢产量同比增幅整体逐月下降,前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同比分别增长5.6%、6.1%、4.1%、1.6%、1.3%。尽管如此,但生产强度仍然较高,上半年钢产量达到5.36亿吨,月均产量近9000万吨。

三是我国板材月出口量创历史新高,高端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2021年全部取消钢材出口退税的情况下,我国钢材出口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出口钢材4358.3万吨,同比增长31.3%;进口钢材374.1万吨,同比下降35.2%;累计净出口钢材3984.2万吨,同比增长43.9%。特别是今年5月份,我国板材出口达到547.4万吨,环比增长3.9%,占当月钢材出口总量的65.5%,创历史新高。这些正是我国高端钢材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的有力佐证。

四是面对下行周期,钢企绿色低碳发展决心不变、力度不减。上半年,超低排放改造明显提速。截至2023年7月23日,我国累计已有90家企业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公示,其中今年有42家企业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公示,占比达到46.7%。极致能效工程深入推进。6月30日,钢铁行业重点工序能效对标数据填报系统正式发布。截至2023年6月14日,已在去年底申报进入“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名单的第一批21家企业(共涉及1.8亿吨产能)完成了2022年度、202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上报,完成率为100%。第二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申报工作正在进行,报名的企业越来越多。

《中国冶金报》:您对下半年钢铁行业形势有怎样的判断?如何应对?

谭成旭:在经历了2022年世界经济增速的显著下滑后,2023年,受俄乌冲突起伏不定、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高企、美联储加息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艰难。6月6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1%,较此前1月份预测上调0.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22年的3.1%。6月7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3%放缓到2023年的2.7%,认为全球经济已经开始改善,但复苏较弱。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钢铁行业运行带来诸多影响。据世界钢协(WSA)4月份发布的短期预测数据,2023年全球钢铁需求将达到18.22亿吨,其中中国为9.39亿吨,虽分别比2022年增长2.3%和2.0%,但都没有恢复到2021年水平。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正式出台,将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下半年,随着各项经济托底政策和稳增长措施逐步落地,我国经济仍将延续修复式增长态势,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必将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钢铁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钢材需求逐步恢复,行业利润仍将处于较低水平,叠加能耗、环保管控等政策监管,下半年钢材产量或将有所回落。预计下半年钢铁供需有望保持弱平衡状态,钢材价格存在一定反弹空间,预计板材表现好于长材。

面对严峻形势和多重挑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钢铁行业“1231”发展战略和“232”重点工作攻坚克难,坚定信心,以“六个不动摇”推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行业自律,继续坚持“三定三不要”不动摇。共同维护钢材市场平稳,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行业健康发展的生态圈,同时加快推进钢材应用拓展计划,促进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供需平衡。

二是着力创新驱动,继续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动摇。勇闯“无人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创新型钢企;加快数智化发展,打造智能工厂,推动钢铁行业迈向中高端,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三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继续坚持深入推进三大工程(产能置换、超低排放、极致能效)不动摇。着力攻克低碳冶金前沿技术,构建绿色低碳冶金工艺流程,做到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力争成为世界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者。

四是大力深化改革,继续坚持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不动摇。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果,以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加快市场化改革,着力构建卓越运营管理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

五是强化产业安全,继续坚持深入实施“基石计划”不动摇。国产矿、废钢、海外权益矿三管齐下,不断提高铁素资源保障水平,共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赢、可持续的钢铁产业链供应链。

六是推进国际化进程,继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动摇。以“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为契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深化国际钢铁优质产能合作,提高高端钢材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联动效应,增强优化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

《中国冶金报》:面对钢铁行业下行周期,今年上半年,鞍钢集团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今年下半年,鞍钢集团将重点聚焦哪些工作?

谭成旭:2023年以来,鞍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切实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1月—6月份,鞍钢粗钢产量、钢材出口量均同比增长;铁精矿产量再创历史最好纪录,成为维护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压舱石”;落实“以真金白银的投资增长拉动带动经济增长”要求,投资同比增长31.4%。

一是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鞍钢积极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提质增效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聚焦“一利五率”(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和“一增一稳四提升”(“一增”即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一稳”即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四提升”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提质增效工作,构建“1+4+N”成本对标管理体系,加速加力加码实施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极限降本。1月—5月份,鞍钢实现降本增效25.56亿元。强化采购供应链精益管理,推动采购数据湖系统建设,推进鞍钢集团集中协同采购。1月—5月份,鞍钢营业成本同比降低10.4%。

二是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鞍钢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国家队作用,加快锻造国家科技钢铁力量,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断提升,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和央企平均水平。积极融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与辽宁材料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牵头组建四川省钒钛产业创新联合体。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牵头国家项目和课题10项,申报国家项目5项,确保国家重大工程材料安全。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取得新突破,二氧化碳运输船液货舱用690兆帕级低温钢全球首发,薄宽规格罐体用钢550GT-TH全国首发。持续加强数字鞍钢建设,国资监管数字化智能化专项提升行动第一阶段验收获评为“优秀”,鞍钢智慧能源管控、齐大山智慧采矿等11项成果获评为国家部委试点示范。

三是服务构建钢铁产业新格局。在成功实施鞍本重组的基础上,鞍钢持续推进区域产业整合,实施鞍凌重组,3月30日与辽宁朝阳市政府签署凌钢股权转让协议,4月份成立了鞍凌重组管理过渡期工作组,全面移植鞍本重组成功经验,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中。鞍凌成功重组后,鞍钢粗钢产量将达到6900万吨,分别占辽宁区域、东北三省产量的67%、51%,将使全国排名前10位的钢企产业集中度增加到44%,进一步形成规模效应、协同效应、集聚效应,推动构建钢铁产业新格局,为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东北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四是有力发挥资源保障支撑作用。鞍钢牢记“国之大者”,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己任,加快推动铁矿山开发。目前,鞍钢18个项目入选“基石计划”,其中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并按节点推进,如“基石计划”重要项目、国内最大单体地下铁矿山——西鞍山铁矿已开建。国务院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开辟绿色通道,该项目六大类40余个要件办理时间缩短29个月,刷新了国内新建矿山项目要件办理时间最快纪录。该项目投资229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年产千万吨级的世界一流地下铁矿山,为我国贫铁矿资源绿色高效开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目前,鞍钢年产铁精矿突破5000万吨,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五,今年上半年生产铁精矿2678.22万吨,同比增长2.59%,再创历史最好纪录,成为维护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压舱基石”。

五是用好用足深化改革关键一招。鞍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把“效益有改善、员工有获得感、企业发展可持续”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尺,改革三年行动119项任务、194项举措全面完成、高质量收官。鞍钢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A级企业。鞍钢正聚焦“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建设目标,制订鞍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实施方案,明确23项重点任务、127项工作标的;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确定46项重点任务、132项举措标的,目前正在牵头建立冶金行业世界一流评价指标体系。

下半年,鞍钢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着力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着力深化企业改革和科技创新,迎难而上逆势破局,奋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冶金报》:去年,西鞍山铁矿开建,鞍钢集团在“双核”产业之一的矿业上迈出了新步伐。请您介绍目前鞍钢集团在打造“双核+第三极”产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新进展?下一步,鞍钢集团如何加快构建“双核+第三极”产业发展新格局?

谭成旭:鞍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国资国企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五大安全”政治使命,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目标,始终坚守主责主业,加快构建“双核+第三极”产业发展新格局,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力、产业控制力、安全支撑力,推动新鞍钢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鞍钢力量。

在钢铁产业方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塑钢铁产业发展格局。一是聚焦产业布局,今年3月30日鞍钢与朝阳市签署了凌钢股权转让协议,重组凌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巩固“南有宝武、北有鞍钢”钢铁产业格局。二是聚焦绿色低碳,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打造钢铁行业绿电—电炉“零碳”示范产线。三是聚焦智能制造,鞍钢近5年累计投资64.5亿元,实施463个数字化智能化项目,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在矿产资源方面,加快实施“基石计划”,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计划到2025年,鞍钢铁精矿产量比2020年增长20%;到2030年实现翻一番,成为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稳定器”。今年3月份正式启动本钢矿业资产证券化项目,为鞍钢实现“钢铁+矿业”上市平台布局奠定基础。

在打造第三极方面,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鞍钢将钒钛产业作为第三极排头兵,着力推动钒钛产业全方位提升、跨越式发展;同步聚焦碳材料、现代供应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链延伸领域,开展专业化整合与产业培育,打造出一批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下一步,鞍钢将从3个方面发力,加快构建“双核+第三极”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7531”战略目标落地。

一是着力提升钢铁产业竞争力。鞍钢将继续推进鞍凌重组,尽早实现7000万吨级粗钢产能的战略目标。围绕产品结构调整、超低排放、节能减碳、降本增效、数字鞍钢等方面开展系列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钢铁产业竞争力。

二是着力提升矿产资源控制力。鞍钢继续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为己任,加快释放产能、压降成本、做精产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矿产资源产业。

三是着力培育第三极重点产业。鞍钢将加快推进3.5万吨海绵钛项目、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等重点项目达产达效,在攀枝花基地建设25万吨煤焦油产线,补全西南区域碳材料原料端产业布局;进一步打造德邻陆港、积微物联、绿金科技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领军示范企业,培育长远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增长极”与“稳定器”。

《中国冶金报》:2021年,鞍钢集团发布“双碳”宣言和低碳冶金路线图。去年,鞍钢股份鲅鱼圈分公司等企业入选首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现又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即将成为辽宁省首家超低排放达标钢企。未来,鞍钢集团将如何发挥引领作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谭成旭:鞍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将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致力于在减污降碳、绿色发展上站排头、做表率,已连续两个任期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节能减排优秀企业”和“节能减排突出贡献企业”。2022年,鞍钢荣获世界钢铁协会“低碳生产卓越成就奖”。

一是推进极致能效,实现源头防治。全流程能效提升是钢铁行业目前减碳的优先工作,是当前降碳最重要、最经济、最直接的举措。鞍钢始终将极致能效工作放在突出位置,2022年,鞍钢股份鲅鱼圈分公司、本钢板材公司、本钢北营公司和西昌钢钒4家单位入选钢协首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企业”名单。鞍钢以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为契机,对照重点工序能效标杆指标找差距、明目标、定方案,通过推动“技术经济指标攻关、工艺改进、数智化建设、高效发电、产城融合”五大极致能效重点工程,打造行业标杆产能,发挥央企示范引领作用和行业能效标杆示范厂引领作用。

二是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钢铁行业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焦炭占能源投入近90%,能源结构明显高碳化,发展绿色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是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鞍钢正在制订绿电发展实施方案,将充分利用自有厂区及矿山闲置土地、厂房屋顶等自有资源开发光伏及风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类实施,有力支撑钢铁主业用能结构优化,提升钢铁产品的绿色竞争力。

三是实施绿色低碳升级项目,制造低碳零碳钢铁。鞍钢拟在鞍山本部及鲅鱼圈基地实施绿色低碳升级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其中,鞍山本部拟建设200万吨氢基竖炉,实现低碳零碳高品质钢冶炼,打造本部全流程绿色低碳汽车钢生产线;鲅鱼圈基地拟建设267万吨低碳高炉冶炼、400万吨高效绿色炼钢生产线和200万吨高效精品宽厚板生产线,同步引入光伏及海上风电,打造世界级的绿色低碳千万吨级沿海钢铁基地。

四是开发前沿低碳冶金技术,助力行业深度降碳。近年来,鞍钢不断加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致力于自有技术研发,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鲅鱼圈绿氢零碳流化床高效炼铁新技术是全球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冶金技术,预计2023年底热负荷试车,争取早日产业化示范应用并在钢铁行业示范推广,为钢铁行业深度降碳提供鞍钢方案。

五是全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打造区域标杆。超低排放改造不简单等同于末端治理,是全流程、全环节、全方位的改造,强调的是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是现阶段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最有效的抓手。鞍钢发扬斗争精神,克服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守信践诺,善作善成,力争所有基地在2025年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中西昌钢钒、鞍钢股份鲅鱼圈分公司力争2023年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成为辽宁省和四川省的区域标杆。


资讯编辑:祝蓉 021-66896654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