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质量标准化工作委员会2023年工作报告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质量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高建兵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质量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高建兵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质量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质标委)主要承担钢铁行业有关质量和标准化两个方面的工作职责和日常管理工作,质标委按照钢协轮值会长办公会要求推动开展质量品牌和标准化活动,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和重点领域标准研制。

一、质标委主要工作

2023年,质标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开展质量品牌和标准化活动,以创新发展为根本动力,助推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持续推进钢铁工业由大到强转变。今年6月份,质标委在北京召开了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座谈会,会上何文波书记、张晓刚理事长、邵安林院士、于欣丽理事长等行业领导、专家,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标准技术管理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领导也莅临会议,会议由高建兵主任主持,针对行业、企业关心的标准质量、标准实施、标准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建议,质标委也根据专家意见形成了若干措施来进一步推动行业质量标准化工作质量提升。

质标委积极培育知名品牌,推进标准体系优化,加强重点领域标准研制,有力支撑了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2023年主要工作有:

(一)质量品牌工作

质量品牌工作主要按照国家对质量品牌建设要求,结合行业需要,以提升质量、培育品牌、促进转型升级等为重点,主要有:

1、持续开展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促进企业品牌建设

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活动旨在推动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品牌培育能力,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也有利于向下游用户推介品牌产品,帮助企业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认定工作在行业内开展了20多年,深受钢铁企业和下游用户的认可与欢迎。发布了2022年度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产品名单,198项产品审定冠名为“金杯优质产品”,9项产品审定冠名为“金杯特优产品”;组织召开了2023年工作宣贯会,共有85家企业258个产品申请参与活动,目前已经完成申报项目初审。

2、提品质、创品牌,推动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通过树标杆等举措推动钢铁工业提品质、创品牌,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努力实现钢铁行业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一是配合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研提2023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主题和口号建议,鼓励企业在“质量月”期间开展质量活动,共有太钢、鞍钢、沙钢、宁钢、陕钢、重钢等21家企业申报“质量月”期间开展的重要质量活动,通过活动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二是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钢协通过广泛动员、协助企业完善申报资料,对申报项目审核、遴选、公示等,推荐了南钢股份、龙腾特钢等单位参评中国质量奖组织奖,一名个人(曲晓东,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参评中国质量奖个人奖。三是完成工信部科技司《2022年钢铁行业产品可靠性提升和质量品牌建设》课题并通过验收。四是配合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做好制造业单项冠军限制性条件论证,宝钢、攀钢、沙钢等22家企业入选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完成《优质企业培育发展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报告。五是推荐的宝钢、马钢、太钢、首钢等质量管理数字化案例入选2022年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典型场景和解决方案目录。六是组织山钢、攀钢、包钢等23家企业参与全国品牌价值评价(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并获发布,通过品牌培育活动,提升了企业品牌价值,提高了建设品牌、提升品牌价值的积极性,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二)标准化工作

质标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按照国标委、工信部2023年标准化重点工作安排,树立质量为先的理念,加强重要标准研制,截止目前,钢铁行业标准数量为3701项,其中国家标准1675项,行业标准1534项,国家军用标准154项,钢协团体标准338项,基本建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的标准体系,涵盖钢、铁矿石铁合金、冶金机电、耐火材料等专业领域,涉及产品、方法、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各方面标准,这些标准对于推动钢铁行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23年8月,行业共组织申报国家、行业标准等项目325项,获得发布国家、行业标准77项。主要有:

1、加强顶层规划,着力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

积极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的总体要求,钢铁行业标准以服务行业发展为目标,积极做好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规划,着力构建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2023年,全国钢标委作为国标委首批标准体系优化试点标委会完成了钢领域国家标准体系优化工作,通过对钢领域标准体系情况进行全面梳理、评估、优化、重构,淘汰一批老化落后标准,整合优化一批现行国家标准,加大发展一批智能制造等领域标准,共向国标委提出206项国家标准体系优化专项计划,以标准助力钢铁行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2、落实国家“三品”行动,以标准化助力钢铁产品质量提升

钢铁行业紧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以满足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需求为目标,加大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标准的研制,推动钢铁材料新品种研发及产品升级换代。2023年围绕核电用钢、新能源用钢、先进轨道交通用钢、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用钢等重点领域,获下达由鞍钢、马钢等单位起草的《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板》等12项新材料专项行业标准计划,完成并发布了由宝钢、首钢等单位起草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片)》等7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促进了先进钢铁结构材料技术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生产采购等环节的有机衔接,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为进一步满足钢铁产品高端化发展需求,2023年获下达宁波钢铁等单位起草的《工程机械用高强度热轧钢板及钢带》等32项质量提升专项行业标准计划,宝武特种、江阴兴澄特钢等单位起草的《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等15项质量提升专项标准获得国家批复并发布实施,通过标准水平的提升推动钢铁产品提档升级。同时,钢铁行业积极开展“质量能力分级”和“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价”等标准制定,充分发挥行业领先企业和领跑者的风向标作用,引领我国钢铁产品质量走向高品质,推动优质优价。目前,钢铁行业已发布6项“质量能力分级”标准和27项“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标准,基本涵盖了特钢、钢板及钢带、钢筋、钢管、钢丝、盘条等大部分钢铁产品领域,对提升我国钢铁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和品牌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3、强化标准引领,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钢铁行业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快节能与综合利用、绿色制造、低碳等领域标准研制,通过标准引领助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在节能与综合利用方面,2023年完成并发布中冶检测、山钢股份等单位起草的《钢铁行业水足迹评价要求》《连铸工序保温补热技术规范》等标准,推动了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在行业的推广应用。在绿色制造方面,配合《“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重点开展了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标准研制,为企业实施绿色改造提供了依据。在低碳方面,积极推进低碳专项标准制定进程,多次组织召开钢铁行业双碳标准项目研讨会,推动专项计划研制;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计划申报,向国标委提出13项双碳专项计划。

4、紧跟行业需求,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开创新局面

钢铁行业正处于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是实现两大目标的关键抓手。钢铁行业紧抓智能化发展机遇,围绕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遴选验证等一系列工作,不断加快智能制造标准研制,组织智能制造标准宣贯,以标准促进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发展。2023年,在工信部指导下配合完成了《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编制并在工信部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完成并发布了上海宝信、陕钢等单位起草的《钢铁行业 智能工厂集控中心技术要求》等12项团体标准,线上线下召开16次智能制造专项标准宣贯会。钢铁行业积极探索智能制造国际标准,《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指南》国际标准于今年8月在ISO/TC17技术委员会成功立项,该项目作为首个在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领域的国际标准,将对全球钢铁行业智能化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对我国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智慧钢铁”的新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5、加强国际标准研制,不断提升我国钢铁标准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钢铁行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断推动中国钢铁优势产品、优势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2023年钢铁行业专家共14人次获得ISO卓越贡献奖,注册专家25人次,主导发布ISO3444:2023《不锈钢丝绳》等2项国际标准,立项《包覆钢丝用超低碳高硼钢盘条》等13项国际标准,中国钢铁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影响力和贡献力逐步增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钢铁行业不断加大国外先进标准跟踪和转化力度,积极开展标准外文版翻译工作,不断推动中国标准的海外应用,今年共完成8项标准外文版的翻译工作,提出标准外文版研制计划35项,为推动中国钢铁工业“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

6、大力发展团体标准,以先进团体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钢铁行业积极开展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致力于形成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引领行业发展、填补空白的标准。2023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共下达71项团体标准计划,发布35项团体标准,在快速填补标准空白的同时,提升标准有效供给,支撑钢铁行业创新发展。在新兴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团体标准灵活、快速、实用性强等特点,积极开展智能制造、耐蚀钢应用等方面团体标准研制,为打造钢铁行业品牌、推动行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钢铁行业积极参与工信部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遴选,2023年向工信部申请并推荐了《汽车车桥用无缝钢管》等10项团体标准。截止目前,钢协共有18项团体标准入选了工信部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通过树立高质量团体标准标杆示范,引领行业质量品牌提升以及行业高质量发展。

7、鼓励企业参评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向企业介绍标准创新贡献奖申报要求,鼓励并配合企业从协会、各省、主任委员推荐等各渠道积极申报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行业中张晓刚同志入选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终身成就奖,法尔胜泓昇集团ISO 19427:2019《钢丝绳 悬索桥主缆预制平行钢丝索股 规范》、攀钢集团ISO 22055:2019《铁路道岔用钢轨》等2项标准项目入选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

这些质量、标准化工作对于推动钢铁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钢铁行业质量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不足,一是标准化工作与产业链上下游结合不够紧密,在“材料升级和材料替代”方面发挥的导向和引领作用不足。钢铁材料在性能提升方面有很大潜力,标准提档升级工作尚需加强。二是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广泛性、积极性仍需提高。要制定高水平的标准,必须持续吸纳钢铁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面单位,特别是要邀请钢铁行业下游用户参与进来,目前下游用户的参与度还远远不够,行业龙头企业在国内、国际标准化贡献和国内知名企业影响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应进一步加强,一些领域标准完成率不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标准化工作最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好标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作用,使委员参与到标准化工作全过程;一些专业技术领域标准计划完成率不高,急需加大专业力量推动。四是中国钢铁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当前钢铁行业已形成一批国内有影响的企业品牌,市场对于企业品牌认可度相对较高,但对企业的产品品牌认可度参差不齐,尤其是在产品品牌上得到国际市场普遍认可还有差距,对于全行业的质量品牌建设仍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质标委将进一步深入落实“纲要”、“三品”等文件精神,积极营造质量品牌发展环境,促进企业质量品牌建设,加快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开展优秀团体标准评选,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标准化保障,为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质标委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夯实质量技术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组织“全国质量标杆”等申报、遴选、推荐,挖掘提炼典型经验,充分发挥标杆企业在质量提升行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企业明确质量方针目标,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对标行业标杆企业的先进做法,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鼓励企业通过新方法、新工具等实施质量改进,优化生产工艺,加强钢铁冶炼过程零缺陷管理,提升产品制造的一致性、稳定性,不断提升质量控制能力。

(二)加强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增强质量和品牌的管理能力。积极营造质量品牌环境,促进企业质量品牌建设,通过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快推动钢铁产品优化升级,为行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积极培育单项冠军企业等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推动优质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协助钢铁领域更多企业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充分发挥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优势,组织开展品牌价值评价,提高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知名度,打造更高质量的钢铁品牌形象。

(三)注重标准引领,持续构建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周期管理,提高标准计划完成率。进一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重点围绕数据治理、关键基础材料、绿色低碳、材料升级和材料替代等领域,积极开展相关标准研制。在数据治理方面,重点推动能效数据、环境数据、碳数据等方面标准研制。在关键钢铁材料方面,围绕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的发展需求,聚焦高性能特种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等“特、精、高”关键品种;组织行业标准化机构开展基础共性研究,对钢板、钢管、轴承钢、低碳等重点领域开展国内外标准对标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产业链上下游共建共享方面,进一步完善铁矿石、废钢等在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提升上游铁素资源保障能力。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修订完善《钢铁行业低碳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开展低碳排放钢、低碳冶金等领域标准研制,支撑碳减排行动。在智能制造方面,加快推进钢铁行业智能装备、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行业应用标准的制定。

(四)持续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鼓励中国优质产品、先进技术、装备等走出去。研究制定钢铁行业国际标准化长期规划,对国际重点领域、重点技术委员会进行跟踪,推动中国专家承担更多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职务。组织行业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国际标准预研,围绕优势领域提高国际标准提案的系统性,梳理未来三年要开展的重点领域、重大产品国际标准项目,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加大标准化人才培养,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际标准化知识培训,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国际标准化规则、精通专业技术的标准化人才。

培育发展一批高质量的团体标准。重点加快新兴领域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标准研制,注重标准制定过程与产业链上下游标准的有效协同,推动同机械、通信等行业联合制定、发布一批高质量团体标准,促进标准的跨界融合,及时满足产业链上下游对钢铁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加快钢协团体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建设,使标准制定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充分调动企业主观能动性,吸纳更多钢铁企业参与到标准制定过程中。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国家和产业规划的关键一年,希望质标委各单位、各位委员坚定信心,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领导下,不断发挥质量标准化工作在行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积极贡献专家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钢铁行业质量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资讯编辑:沈侃 021-26093620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